Category Archives: Academic

AGU招待会邀请信

收到AGU招待会的邀请函,可惜去不了。在省属高校里,出一趟国费劲巴几的。

下面是找到的一点关于这个appreciation reception的资料: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 Reviewer/Author Appreciation Reception is a private, invitation-only event that honors top authors and reviewers. The reception is usually held on a Thursday late afternoon during the Fall AGU Meeting.

The reception i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AGU journal Editors-in-Chief to thank community members who have done exceptional work to make the journals successful.

聊聊给编辑审稿催促信

最近投往某重要期刊的稿件接受,这个稿件审稿经历不一般,主要是因为有一位审稿人只审了第一次,此后编辑就找不到他了(没有接受后续审稿请求),而编辑又不愿意新找他人,所以整个审稿过程拖的十分长。事实上就内容而言,两位审稿人的意见都十分有用,对我们论文质量提升很有帮助,我们修改后第二位审稿人很爽快地表示支持,而且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很有信心。

我在这个过程中给编辑写了几次信,感觉起到了作用,缩短了流程,尽管前后仍然长达13个月,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催促,还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间。

首先声明,我没有责怪编辑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的通信过程中,我发现编辑是十分负责、耐心和专业的态度(下面我也会适当描述编辑的回信)。我们的经历只是一个特例。我仍然十分愿意把以后的工作继续投往该期刊,甚至有阵子我在想是不是该期刊冻土方面的专家不多,导致处理太慢,我都愿意给人做编辑。当然我也没有真地提出这个请求,主要还是有点懒,因为做编辑意味着责任。

下面我的信大概保持原样,主要是考虑到没准对其他有需要的同事们有参考价值,但编辑回信我只能大概描述,就不能把原文放上了。

Continue reading

当心!骗子出没

学校邮箱(QQ企业)经常把正常邮件给拒掉,把骗子邮件又放进来,也是绝了。刚才又收到一个邮件,以《中国科技信息》名义邀稿。下面是来信截图:

还有两个附件,一个是期刊封面图片,另一个是他人稿件排版效果pdf。

《中国科技信息》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期刊,人家关注的是发明、专利这些,像我做的基础研究,不是人关注的对象。所以我上cnki 找了一下附件封面图片所示的“2022年4期2月(下)”的正版封面(左)。

正版期刊的封面设计的挺不错,有特色。那假的(右图)就显得有点LOW了,模仿的不像,连“中国科技信息”这几个字的字体也不对。其他的……,我已经没有兴致再挖了。

Peer review效率是个问题

我投稿,也给人审稿,每年审的期刊稿件还不少,2022年审了52次(包括返修),今年到现在已经审了21次,根据wos的记录(原publons),我过去几年为127个稿件提供了同行评议,现在邮箱里还有若干个邀请在waitlist里。英文期刊的peer review是免费的,大家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稿件投搞有人免费帮我们审,我们也得免费帮他人审的这种自觉来驱动这个工作。

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最关切的是速度。如果碰到几个月内顺利完成审稿流程,作者都有撞大运的庆幸感。但经常会遇到郁闷的,一般期刊送2-3人审稿,从major 到minor,大概2-3轮审稿。如果初次送审一些专家没有接收,大可多找几个专家。我收到过类似的请求(图1),当然我就同意并按时完成了审稿。

图1
Continue reading

新骗术:冒充知名期刊邀请编委

最近收到一个邮件,如下图所示。如果有给MDPI期刊审稿的经验,一定会感觉似曾相识:

  • mdpi不是有一个遥感期刊Remote Sensing吗?
  • 发件人Faith Loo类似的名字是不是很有mdpi的style吗。mdpi期刊负责联系审稿人与作者的助理编辑小姐姐往往都以洋名+中国姓出现。
  • mdpi经常各种special issue,很多期刊有editorial editor,也有 section editor,这信也是邀请担任section editor。
  • 一看里面提到的教授们还有自己熟悉的。
很有mdpi style的邀请信
Continue reading

审稿人与期刊

前些日子投了一个稿件到一个地学重要期刊,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由于是小学科,编辑方面找合适的审稿人不容易,从后台可以看到很多审稿人都拒绝了邀请。第一个审稿人返回意见后,第二个审稿人还没有找到,中间出现了挺长时间的空白期。

终于找到了第二位审稿人并盼来意见。大大小小给了我们大概170条意见。收到这样细致的意见什么等待都值得!不少意见是关于表述上的问题。毕竟都是我跟学生写的文字远没到native的水平。跟EGU,AGU刊物打交道都是很让人期待的过程,每每都收到惊喜。

A reviewer
Continue reading

google scholar引用超3000

稍记录一下,最近google scholar上的引用超过了3000,其中引用最高的两篇总引达670次,但我在其中都是打酱油的角色,其中一篇是Arizona大学Kargel教授的SCIENCE论文,另一篇是李新老师的中国冰冻圈变化(Review)。扣除这两项,其余工作大概主要算是我主导的(主要是我学生一作,我第二兼通讯)。不过相比国内外大牛们动则几万的总引用,差距很大,目前也缺少单篇上千的那种对学科有重要影响的工作。

我的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6AFbRes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Google scholar引用截图 (Jul 23, 2022)

说点关于审稿的事情

这两天受邀继续担任《遥感技术与应用》第8届编委会成员(之前担任了第7届编委委员),也收到了一个来自IJDE (国际数字地球期刊)对top reviewer的感谢信。

我最近几年的不完全审稿记录(尤其是英文期刊)在publons 上有,这些年帮专业期刊看了一些论文。帮IJDE的审稿并不多,可能是因为意见写的比较细致吧。不过它这个信另一个作用是邀请评议人给他们期刊投稿。

来自IJDE对top reviewer的感谢信

之前也有期刊和同事邀请我担任期刊副主编,被我拒绝了,我感觉答应下来的话就变成一种责任,每天要处理稿件。担任评议人(referee)就自由的多,先看看摘要,决定是否accept下来看。如果太忙或者心情不好,也可以拒绝审稿邀请。我在Water上被列为board editor,它的角色与一般referee差不多,一年下来需要做editor角色来最终裁决是否接受(acceptance)也就几篇,不构成一种负担。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多年冻土与冰缘过程》没有2021年的影响因子

Update: PPP Impact factor (2021):4.368

每年6月底Clarivate 都要发布新一年度的影响因子(IF)。这场景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今年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国产英文期刊长进明显。但在大家拿到IF 2021列表后,做冻土研究或者冰冻圈相关研究的朋友们可能会困惑,在里面居然找不到《permafrost and periglacial processes》(多年冻土与冰缘过程)。

这本期刊是国际冻土协会会刊,是冻土研究的顶尖期刊,目前主编是意大利的一个教授,每年发文量一直不大,往年大概50、60篇/年模样(这两年我没有投过,不知道发文数量是否在增长),SCI 分区一般在2区有时候甚至会掉到3区,审稿流程很长,在开放访问杂志3个月就发表出来的现在,这个动不动超过一年的发表周期有点长。但做冻土研究的人还是很认可它的质量。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