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peer-review

聊聊给编辑审稿催促信

最近投往某重要期刊的稿件接受,这个稿件审稿经历不一般,主要是因为有一位审稿人只审了第一次,此后编辑就找不到他了(没有接受后续审稿请求),而编辑又不愿意新找他人,所以整个审稿过程拖的十分长。事实上就内容而言,两位审稿人的意见都十分有用,对我们论文质量提升很有帮助,我们修改后第二位审稿人很爽快地表示支持,而且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很有信心。

我在这个过程中给编辑写了几次信,感觉起到了作用,缩短了流程,尽管前后仍然长达13个月,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催促,还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间。

首先声明,我没有责怪编辑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的通信过程中,我发现编辑是十分负责、耐心和专业的态度(下面我也会适当描述编辑的回信)。我们的经历只是一个特例。我仍然十分愿意把以后的工作继续投往该期刊,甚至有阵子我在想是不是该期刊冻土方面的专家不多,导致处理太慢,我都愿意给人做编辑。当然我也没有真地提出这个请求,主要还是有点懒,因为做编辑意味着责任。

下面我的信大概保持原样,主要是考虑到没准对其他有需要的同事们有参考价值,但编辑回信我只能大概描述,就不能把原文放上了。

Continue reading

Peer review效率是个问题

我投稿,也给人审稿,每年审的期刊稿件还不少,2022年审了52次(包括返修),今年到现在已经审了21次,根据wos的记录(原publons),我过去几年为127个稿件提供了同行评议,现在邮箱里还有若干个邀请在waitlist里。英文期刊的peer review是免费的,大家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稿件投搞有人免费帮我们审,我们也得免费帮他人审的这种自觉来驱动这个工作。

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最关切的是速度。如果碰到几个月内顺利完成审稿流程,作者都有撞大运的庆幸感。但经常会遇到郁闷的,一般期刊送2-3人审稿,从major 到minor,大概2-3轮审稿。如果初次送审一些专家没有接收,大可多找几个专家。我收到过类似的请求(图1),当然我就同意并按时完成了审稿。

图1
Continue reading

审稿人与期刊

前些日子投了一个稿件到一个地学重要期刊,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由于是小学科,编辑方面找合适的审稿人不容易,从后台可以看到很多审稿人都拒绝了邀请。第一个审稿人返回意见后,第二个审稿人还没有找到,中间出现了挺长时间的空白期。

终于找到了第二位审稿人并盼来意见。大大小小给了我们大概170条意见。收到这样细致的意见什么等待都值得!不少意见是关于表述上的问题。毕竟都是我跟学生写的文字远没到native的水平。跟EGU,AGU刊物打交道都是很让人期待的过程,每每都收到惊喜。

A reviewer
Continue reading

说点关于审稿的事情

这两天受邀继续担任《遥感技术与应用》第8届编委会成员(之前担任了第7届编委委员),也收到了一个来自IJDE (国际数字地球期刊)对top reviewer的感谢信。

我最近几年的不完全审稿记录(尤其是英文期刊)在publons 上有,这些年帮专业期刊看了一些论文。帮IJDE的审稿并不多,可能是因为意见写的比较细致吧。不过它这个信另一个作用是邀请评议人给他们期刊投稿。

来自IJDE对top reviewer的感谢信

之前也有期刊和同事邀请我担任期刊副主编,被我拒绝了,我感觉答应下来的话就变成一种责任,每天要处理稿件。担任评议人(referee)就自由的多,先看看摘要,决定是否accept下来看。如果太忙或者心情不好,也可以拒绝审稿邀请。我在Water上被列为board editor,它的角色与一般referee差不多,一年下来需要做editor角色来最终裁决是否接受(acceptance)也就几篇,不构成一种负担。

Continue reading

说说最近JAMES 论文审稿的事情

我在上个帖子说了JAMES审稿状态变化的含义,从中也可以看到,这次审稿经历了从major到minor最终accept的过程,总历时大概200天,对于一个好期刊,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快速的过程,我总体是很满意审稿质量、编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效率。最后接受的版本与初始版本对比,我感觉质量有很大提高。

我们收到2个匿名专家的意见,接受后编辑转发给我的意见里有其中一位专家的署名,是加拿大的Mohamed E. Elshamy教授,另一位仍然匿名。两位专家都肯定了工作的意义,从意见里可以看到,英文写的很标准,所以估计都是国外的或者在国外呆过很长时间的专家。其中专家1十分懂青藏高原(QTP)冻土的事情,提了几条大问题;专家2(即Elshamy,当时也是匿名)除了4个大问题,还提供了一个批注的pdf,我们后来整理了一下,大概近100条问题,这还不包括文字上的小意见。这些问题包括引言,模型细节,实验设计,结果陈述,文字,图表等方方面面,几乎对初稿中每个段落都有批注。从意见也可以看出,专家2是模型方面的专家,但对qtp冻土的特殊性不是很清楚,所以也问了一些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的问题(我们在回复里加以澄清)。让我们很感动的是,Elshamy逐字逐句的批注了文字,指出了很多文字错误,表达不清楚的地方。我们针对他们的意见补充了实验,修改了文字,写了60多页的回复信,逐条回应了上百条问题。

Continue reading

AGU期刊投稿的状态说明

AGU的期刊都是地学的旗舰期刊,主编是大专家,编辑也是专家,评审人都十分认真负责,质量十分高。最近在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 (JAMES)上送审了一个论文。遇到了几位十分认真负责的评审人,通过把他们的意见加入论文,真心话,论文质量得到很大提升。这是后话,这里不赘述。这个论文经历了从大修到小修到最后接受的过程,持续大概200天。是个比较标准的流程。

AGU投稿系统是做的比较好的,作者可以随时了解当前的进展。但一些Stage 的说明不是很简明,有必要利用我们这个例子帮助大家更好理解。

投稿的论文都会得到一个编号,象我们这个论文是2021MS0027xx (xx也是两位数字)。经历第一轮审稿,提交的修改稿的编号会变为2021MS0027xxR,第二次返修稿的编号则是 2021MS0027xxRR。R应该是指代revision的意思。

图1是第一轮审稿的状态变化。以时间为序,我们加以解释:

Continue reading

简记《测绘通报》退稿

给《测绘通报》投了一个教学论文,经历大约2个月的审稿,昨天收到退稿通知。内称:

《测绘通报》不刊用通知

xx; xx; xx同志:

您好,您的来稿《《xxx算法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稿号:tb201806xx)经有关专家审阅及编辑部研究,决定不予以采用,敬请谅解。

感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欢迎继续向本刊投稿,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测绘通报》编辑部

2018-07-04

作者遭遇退稿都是比较沮丧的事情,大约是论文有严重不足,很想听听审稿专家或者编辑部的意见。于是我上审稿系统看了一眼,里面没有找到任何审稿 意见。

Image

我也为各个中外文期刊提供义务审稿服务,比如在我的Publons上2017-2018大约已经有15次的为本领域还算可以的期刊的审稿纪录,还有部分外文和全部中文审稿都没有记录在内。每次我都是十分认真的阅读作者论文,给出详细的评审意见,有些意见长达三四页,不管这个论文是否接收,都希望这些意见能够返回给作者,与作者商榷或者帮助作者进一步提高。

大约十来年前,我大概也遭遇到不给任何意见的退稿;没想到现如今仍然遇到一样的情况,我善意的想,可能是审稿专家写的过于严厉,编辑为了保护作者感情,所以不予返回吧。大概在外文期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没有意见的退稿吧,我记得有次投Journal of Hydrology,因为主题不是很符合期刊主题,没过编辑的关,编辑回了洋洋洒洒很长的信,大概是他看了我的论文,肯定了工作的意义,提出他认为的几个不足,列出几个他决定不予进一步送审的理由,如果我仍然对JoH感兴趣,建议我从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后重投。我在研究生组会上给学生讲这个事,感叹这种学科优秀期刊的办刊水平。

对比一下《测绘通报》的通知,我感觉到一种东西的缺少,叫专业态度。

前一阵子我还参与了微信群里讨论中文期刊如何走出困境,现在好论文都投到外文期刊,中文期刊主要是发表研究生的工作,在深度与系统性上都不及外文期刊。国内稍象样一点的单位(象我们学校)不认可绝大多数中文期刊论文,不作为老师的考核指标。中文期刊的现状引起一些有责任心编辑的担心。很多中文期刊至少从审稿流程上已经越来越国际化,编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提升期刊质量,但因为体制原因仍然有深深的无力感。

从《测绘通报》的这次没有意见反馈的退稿,我感到个别期刊要走的路还更长,编辑不专业不负责,纵容一些审稿人不负责任的审稿(比如总共只有几句话,或者根本没有意见),恐怕要为自个走上末路负责吧。

怪不得有老师感叹,不是我们不把优秀东西投中文期刊,单位不认可当然是硬伤,有时候中文期刊比外文期刊还难投,可能是中文期刊水平太高,根本看不上大家的东西。好吧,但中文期刊的确有太多与学术无关的东西在里面。

因为通知里请多提意见,所以我给回复了一个短信: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

谢谢审稿决定。

我自知水平低劣 但按国际惯例 编辑老师能否把审稿意见发送给我?好进一步提高。我在审稿系统没有看到任何意见。十年前没有任何意见退稿比较常见 现如今好像不常见 尤其中文期刊不景气的情况下 。当然刊物是主编的一亩三分地 任何决定我都是支持和接受的。十分感谢。

xx

当然,我从来没有期望能收到任何回信。

是为记。

收到退稿意见

前面投出去的有关西部数据中心共享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遭到《地球科学进展》的退稿。上去看了一下退稿意见,十分搞笑。

意见1,(红字是我的评论)

建议修改内容:

1.表述语言需要再提炼,如 航天、卫星遥感等途径[2],建议改为:地面、航空、航天。

语言需凝练将就认可吧,将航天,卫星遥感等途径,改成航空、航天,就精炼准确了?未必吧。

  “西部数据中心”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指的是同一个题目,应当一致。

审稿人明显没仔细看稿,在引言部分,我便有表述,‘2006年基金委启动了“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西部数据中心)项目’,此由文中需要大量指代此数据中心,采用简短的叫法是正常的用法呀。此条不成立。

2.进一步介绍数据更新和数据来源

3.运行经费和可持续运行问题

4.国际数据交换、数据和产品

拜托,这篇文章是介绍“设计和实现”,而不是介绍数据中心的数据情况和运行情况。数据情况和运行情况在李新等文章已经有介绍。文不对题,此3条不成立。

意见2,(红字是我的评论)

1)引言部分,第三段中。作者专门指出了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的实例,之后又能提出科技部开展的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这之间是矛盾的,因为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本身就是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一个试点。建议修改。

矛盾说不上,但是有不妥吧。

(2)部分笔误,例如,2.5数据库设计,第二段倒数第4行,“纪录”应改为“记录”。3.1 元数据标准,第二段倒数第二行,“影射”应改为“映射”。3.2数据—知识关联,“如图8所示”后多一个逗号。

全文7千8百多个字,typo少不了,感谢指正。

然而,《地球科学进展》告知,经研究退稿。还是想不明白,编辑部是怎么研究出来的?这几个意见退成退稿理由么? 审稿人一基本没有读懂稿件,审稿人二的意见仅是皮毛细节。可能是编辑部高质量稿件太多。好在我也不是很在乎能否被《地科科学进展》发表。姑且记下来,说明一下自己的感觉。前面李老师还给了很好的意见,还没来得及补充上去。修修改改后再投别的吧,希望这次遇上负责的编辑和真正有水平的专家来审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