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前,去杭州拜访了一下初中班主任蒋老师,初中毕业后20多年没见,几年前便承诺要专门拜访,这次终于下定了决心看望我们的蒋老师。蒋老师是对我影响十分大的老师之一。蒋老师风采依旧,大家回忆以前的点滴,历历在目,时间冲不谈这些珍惜的记忆。仍记得蒋老师扎着两个小辫的经典形象,站在讲台上领着大家读诗。十分庆幸在初中这么重要的阶段能有蒋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Category Archives: Moments
尼泊尔ICIMOD同事来兰访问
亡友可知同窗思念苦
一
昨天上午参加了海斌的追悼会。春阳和姚林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杨胜利来了又回。大家还需要为生活工作奔波。
海斌安静的躺在追念堂的中央,因为动过开颅手术,头上带着帽子。沉重的哀乐中,亲朋好友轮流向海斌遗体鞠躬,寄托最为悲伤的哀思。
海斌妈妈哭的瘫倒在地。可欣看到奶奶哭、妈妈哭、大家都在哭,也哭了,也许年幼的她还不是很清楚自己爸爸的过世对她意味着什么。
二
海斌生前是兰州大学西环院的副教授。在兰州大学上完硕士和博士,到北京师范大学做了2年的博士后,在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然后回到兰大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任西环院秘书。
两周前海斌带学生去新疆和田野外工作,被后车追尾。后车两人死亡,前车海斌脑出血没抢救过来,另两学生肋骨断。
三
记忆中的海斌性格温和、做事踏实。海斌是浙江金华人,跟我是浙江老乡。大学时他成绩比我好,写的一手好字,总是拿班上的奖学金。
毕业后,他娶了我们班的女同学,有了可爱的可欣小朋友。36岁,对于从事地学研究的人来讲,正是步上正轨,开始出成果的年龄。有时候跟同学聊天,一致同意海斌是我们同学里最安心于做学问的人。他做一件事情,总是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这种性格很适合于做研究。美好的生活前景正在眼前一点点展开。
谁也没想到,一切就这么突然的结束了。
四
海斌喜欢网购,喜欢收集各种mp3。还记得一次同学会,海斌让我听一个国产mp3和ipod的音质区别,在我听来都是一个样,他却能听出音质的好坏,并讲的头头是道。朵朵在学钢琴练视唱的时候,我便跟她讲过这个故事。
春阳说七月份在瑞士开会还碰到海斌,约好找时间再见,没想到一别成永远。
我们的军营铁汉一边哭一边回忆跟海斌在一起的生活点滴。有道男儿有泪有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五
看着华林山烟囱的缕缕青烟。同学说,我们下去喝酒吧。事情已经过去,活着的人还需向前看,要很快乐的生活。我们能做的是以后多多关心海斌家人的生活。我们设立了一个帐号,大家力能所及为小可欣以后的成长生活提供点帮助。
谁都有这么一天,对于生活在兰州的人,华林山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活着的人有义务把同学的家人当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直至大家在另一个世界相会,那里我们还是同学。
六
风乍起,亡友可知同窗思念苦。
雨忽来,苍天亦恋英年早夭痛。
——学诚送给海斌的挽联
王一谋老师过世了
前面就听说王一谋老师身体不好,住院了。但绝没有想到,今天听到王老师过世了,才69岁。
王老师是西北遥感工作的前辈,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尽管说是同一研究室的,但平时的交往并不多,我到研究室的时候,王老师已经退休。但不妨碍我读过不少王老师的论文。与数不多的几次领教王老师的风采,主要是他的学生答辩,我有参与。还有一次我们的西部数据中心立项或者初期报告的时候,王老师有作为专家。那时数据中心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承认,尤其是老一辈。我就记得王老师站起来说,别搞什么数据中心了,科学数据通过网上共享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刻一张光盘,寄过去,现在快递这么发达,几天就到了。当时感觉王老师很顽固,看不到发展趋势。那个场面让我印象很深。后来有跟王书功交流的时候,他也记得这个场面。其实从另一方面看,一般请的专家都是说好话的,既没有建设性的,也没有反对的声音。象王老师这样不怕得罪人,能够真正说出自己看法的(即使不大正确)是很不容易的。王老师这种性格,也是从事独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
对王老师的更多了解,后来是通过他的学生祁元陆续知道的,他的学生对老师都十分的尊敬和感激,这让我很感慨。当下很多学生一毕业,这跟老师一拍两散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王老师已经走了,他从事了一辈子的事业,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对王老师最好的怀念就是将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好。
去植物园玩
遗憾的是可能是因为前些天天气冷,郁金香没开,往年4.15郁金香展就开始了,估计今年也要推后了
Meeting with George
下午见着一下George和他夫人Rose,收获良好。他们的OMS已经搞的很好。我这边以后的很多工作就可以参考他们的一些工作。大家都感慨诸多,感叹时间过的好快,上次高原的记忆是unforgettable。
周末MD参加婚礼拍的一些照片
吴紫汪研究员过世了
很惊讶的听到,我们单位的吴紫汪老先生过世了,癌症晚期,前后一个月就过世了。算痛快了,没吃啥苦。
后人研究冻土,吴先生的工作是肯定要被提及的。
功过是非自有人评价。我这里不讲这些。他们都是很了不起的人。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吴老师,但老吴对我一直算好,有阵子有事没事找我到他办公室聊各样的事。
走好,吴老师。
转“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作者:EDUCARER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7fa200100blaq.html
老大感冒发烧三天刚好,老二开始咳嗽鼻塞,孩子们生病忙的就是父母,几
天下来,连自己也病了。终于一切恢复常态,想想也该总结一下孩子们生病的经
历。
1月1号夜里,老大开始咳嗽,以为是气候干燥,粉尘过敏。
1月2号白天,偶尔咳嗽,精神良好,我们给他的房间进行了彻底的清扫除尘。
1月2号夜里,开始发烧,烧到38.5度,觉得温度不是太高,没有给吃退烧药。
但也同时排除了粉尘过敏的可能性。
1月3号白天,没有发烧,只是咳嗽,流鼻涕,打喷嚏,觉得没有大问题,所
以没有去医院。
1月3号夜里,烧到39度,再加上咳嗽剧烈,无法安睡,给吃了退烧药后睡下,
初步断定是感冒引起的发烧,但咳嗽很剧烈,我们担心会有别的病情,决定去医
院检查。由于总听说国内医院的医生用药生猛,因此不敢轻易去国内医院检查,
连夜找了一家涉外医院,预约了第二天上午看病。
1月4号早晨,去医院,医生听了听心肺,检查了耳朵及咽喉,确诊是感冒引
起的发烧,开了镇咳、祛痰药(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拿到药后,我回家上网查
了查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对于儿童感冒用药的的最新警
示http://www.healthday.com/Article.asp?AID=611836,2岁以下儿童使用非处
方类的感冒药,其中包括化痰药、止咳药等有可能会产生生命威胁,对于2-11岁
儿童是否可以使用非处方类的感冒药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同时美国儿科专家认为,
6岁以下儿童使用感冒药、镇咳药、化痰药,其药效并不显著
http://www.healthday.com/Article.asp?AID=620113。决定不给他吃药,继续
观察一天。
1月4号夜里,继续发烧,烧到39.5度,再次吃了退烧药。
1月5号白天,基本不再咳嗽,精神状态也开始恢复正常。
1月5号夜里,老大没有再发烧,确定感冒已经基本痊愈,不过老二开始咳嗽
了…
老大在美国也有过两次感冒发烧的经历,通过给老大在美国看医生,我确实
学会了很多东西。
老大22个月的时候第一次感冒发烧,一天夜里突然高烧到39.5度,我给他吃
了退烧药之后就没再发烧,随后的一天夜里他咳嗽时突然开始呕吐,第二天早上
起来,刚一喝牛奶又吐了一地,我立刻给他的医生打电话,医生说:“如果到中
午之前还吐就来医院,如果不吐就不用来了。”结果他没再吐,但是接下来的几
天咳嗽、腹泻、流鼻涕,打喷嚏,几乎常见的症状都有了。我们没有给他吃任何
药,也没有去医院,后来病也慢慢好了。
老大23个月时第二次感冒发烧,那次是高烧连续几天不退,一烧就到40度,
吃了退烧药,药劲一过就又继续烧。烧到第二天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听听心肺,
检查耳朵之后说:“回去继续吃退烧药,如果后天烧还没退再来检查一下,看看
会不会产生其他的并发症。”过了两天烧还是没退,到了医院,医生还是听听心
肺,检查耳朵之后说:“没问题了,如果再发烧,接着吃退烧药,再过一两天就
好了。”发烧五天后,他终于恢复正常了。
当孩子感冒发烧时,美国儿科医生除了推荐使用Motrin或Tylenol两种常用
婴幼儿退烧药之外,还会提出以下建议
http://www.babycenter.com/0_colds_78.bc?showAll=true:
1.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2.必要时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帮助孩子排出粘液并减少咳嗽
3.在孩子睡觉时垫起孩子的上半身,减少鼻塞,帮助睡眠
4.必要时使用滴鼻液及吸鼻器帮助排除鼻腔内粘液
同时在出现如下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1.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度,3个月以上婴儿体温超过39.4度
2.5-7天之后感冒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加重,或感冒症状持续超过14天
3.咳嗽加剧,出现气喘,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症状
4.孩子吃奶时哭泣或抓挠耳部,可能是耳部感染中耳炎
已经不止一次的听说在中国的孩子一发烧就上医院,一去医院就给上高级抗
生素,真是不理解。再就是感冒了给孩子开中药,我对中药的好坏没有发言权,
但是由于比较关注方舟子老师对于中药的科学分析,所以也一直对给孩子吃中药
持有怀疑态度。
在孩子感冒发烧时不给孩子吃药,看着孩子生病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折磨,
但是无论父母给孩子吃什么样的感冒药,其副作用暂且不说,其作用也只能缓解
症状而不会缩短病程。感冒病程通常是5-7天,在此期间服用任何感冒药,父母
如果发现孩子病好了,会以为是感冒药起了作用,实际上是孩子的病自然已经好
了。就像医生给老大开的镇咳化痰药,如果当天我们给他服用,一定会认为那个
药的药效奇好,因为病第二天就好了,实际上,没有服用第二天也好了。因此在
孩子感冒发烧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用心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让孩子有充分的
体力和病毒做斗争,通过自身的抵抗力恢复健康,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强壮的身体。
(XYS20090114)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初三同学
郑雷先跟我讲的,说正月里初三同学会,问是否能够回去。因为前面已经回的太多,不想将老板惹火,所以肯定是不回去。郑雷索去了联系方式,估计是要放到通讯录里。某天接到一个email,从QQ邮件里发来的,也是同学会的事,我以为是郑雷。结果对方说是旭芬,另一个初中的同学。说实话,我都已经记不起来人了。旭芬给了一个QQ群号。当我加进去的时候,大为吃惊,里面已经有30多个许久许久没有见面的初三同学,包括后来还有联系,包括记得名字但记不得人,也包括连名字都忘掉的同学。
很是兴奋,一下子找回了初中那时的感觉。大家聊当前的工作,聊其他同学的近况,聊过去的时光,聊以前的老师。同学们多是在全国各地开店办厂,也有小中学老师,也有财会税务从事业,当然也有公务员。不过还留在学术圈里挣扎的只有我一人了,尽管学历高,但拿一点微薄工资过日子,不免为之汗颜,好在大家博士前博士后,来新同学就说我们的博士现在美国,也不感觉被人疏远,没出过国的同学未免感觉了不起。只是自己知道,这些东西不值一提。大家高兴的是十几二十年未见的同学一下子通过网络聚到了一起。
尤其高兴联系上一直甚为挂念的同学,生平care的也就这么几个人,跟联系上当初蒋老师一样(这话我们赵领导看见会说,应该写成“跟当初联系上蒋老师一样”,哈,偏不改),见人就笑呵呵的说,我在网上见着了好多好多初中的同学。别人说,很高兴吧,我点头说4242(哈哈,某人)。
要求几个同学初六聚会的时候一定要照些相片,放到网上跟我共享。
很想将同学扫描上来的初三毕业时的合影放上来,但想想算了,美女帅哥太多,最主要是俺那时太菜了,怕人笑话。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