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任的项目结题,我负责其中一个课题的报告,近半个月时间都耗到里面去了。昨天开会到23点半离开,据说他们还接着开,一直到凌晨1点半。很多同事就睡在办公室里。
Category Archives: Work
青海环保站
与青海环保站的杨老师作了一些数据中心的交流,初步定下来他们的青海湖项目数据共享平台用我们西部数据中心的软件系统。由于软件受国家经费支持,所以原则上软件免费提供,我们负责提供安装、调试和培训。不过要求他们在项目成果上要体现我们西部数据中心的作用,即表明使用了西部数据中心的软件平台。这走出了好的一步。
同时,希望在所里促成所级的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看来有希望,但还有些关系没理顺,比如所内单位的协调。
杨凌项目会
16-17陕西杨凌项目会。第一次过去杨凌,印象不错。杨凌16万人,西北农林科技大,水保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这个小镇上。有些象国外的依托大学成长起来的小镇。科研人员生活压力不大,有体面的生活,这些研究所都做出了很了不起的科研成果。环境也不错。感觉很适合做科研的地方。着实羡慕了一阵子。
遗憾的是交通不是很方便,从机场过去杨凌,打表的话要400,据说不打表可以300块成交。从火车站过去其实蛮方便,本来10块的车费,但开出租车的当地人见是外地人会要到20块,这些好像让人感觉到杨凌人好像不是很厚道。听说现在在修高铁,交通进一步改善,西安杨凌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后,估计会更好一些。
住在一个三星的新天地酒店,有三星的硬件,但服务好像跟不上。比如,在第二天12点后,房卡打不开,我要求再续半天,结果被拒绝。问那如何进去房间,前台服务员不吭声。结果没法子,只有要求退房,才得以进去房间拿行李并被要求马上退房,搞的哭笑不得。这是农林科大办的宾馆,还很有一些官僚的作风,这些情况在大城市宾馆里已经很少见了。
主办水保所介绍说杨凌在未来会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真到那一天,杨凌也便跟其余城市没啥区别了。
黑河土壤调查
出野外
出来野外已经是第三天。今天住在祁连山里的野牛沟乡里。这里连联通的信号都没有。
不过很意外,电信3G信号很好。估计是用了移动的网络。
第一天从兰州到张掖。第二天从张掖到民乐,沿途分两个车分两个小组(一组李硕带队,一组我带队)做了6个土壤剖面,内容包括环刀采样,称重,饱和下渗导水率。今天(第三天)从民乐经扁都口、祁连到野牛沟,两小组完成了7个剖面。工作很辛苦,上午6点半起床,晚上9点才吃完晚饭。还要将本子上的记录整理到笔记本电脑上。但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工作将持续8-10天,采集剖面达45个左右。
李硕老师讲,黑河流域这样大规模的土壤采样,是没有前例的。已有的土壤剖面都集中在张掖附近。我们的工作将极大改进流域的土壤资料。
参加工作的南师大学生、寒旱所学生表现的都十分优秀。谢谢大家。
冻土实验大文件处理软件
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初稿
吃不香睡不好,真是辛苦呀,好在在老板的催促声中,终于赶出了初稿,还来得及吧。
单位里评研究员,我好像论文有欠缺,尽管项目还行,但估计也没得争。该有的总归会有,眼光也需要放远一点,如果勉强只够线也没啥意思,要做到水到渠成,毫无争议才成。再给自己一两年时间吧,多写几个英文文章。
基于Qt实现的优法算法工具包
QGIS
QGIS 1.0出来了,想拿 visual studio 2008 c++ express 编译一下,结果发现依赖的库太多了,还不是一下子能搞定的事。想将这个用起来,刚提交的863任务书将原 arcengine改成 qgis,将swat模型改成 noah,还是尽量的使用开源吧。研究性的东西不应该全用闭源或者商业的东西,不利于成果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