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nanzt

我们关于MODIS LST 云污染插值的工作

MODIS LST提供了全球覆盖、免费使用的一天四次的遥感温度观测。遥感温度对冻土研究尤其有用,是因为冻土观测站点十分少,如果能够建立观测站点温度(比如0cm地温)与LST之间的关系,那么有望得到区域的温度数据,很多区域冻土研究就可以开展。但MODIS LST存在严重云污染导致的数据丢失,而且这种丢失往往是大范围长时序的连续丢失。这使得传统的地统计方法很难被用于MODIS LST的有效插值。

我们从2011年开始思考MODIS LST缺失数据的插值问题。一种较好的思路是利用微波遥感得到的不受云影响的但空间分辨率很粗的温度数据,里面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融合高空间分辨率的MODIS LST与粗分辨率的微波遥感温度,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好像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与这个思路类似的是利用一些模型参与生成的再分析温度数据,也存在分辨率很粗,而且误差较大,存在同样有效融合的问题。

Continue reading

TA offer

上学期Cindy计算机课程拿了A,表现不错,申请了助教位置,今儿还真通过了。这个职位要求每周要工作 7小时,每小时按城市平均工资支付。不过下学期她又选了满满的课程,加上TA,是会过的比较辛苦一些。

在帮她确定课程的过程中,又赞叹了一下人家的选课系统。暑假Cindy回来,我与她交流最多的就是那边收了这么贵的学费,他们是如何教学,如何平衡课程与发展学生兴趣。

据说上课的每天都忙着各种作业和赶due,一个学期5门课,大概15个学分就很忙,学校也不允许选超出21学分的量,然后假期才能做点Project 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对比,国内大学生们好像课程很多,但上的很轻松,学期内还有各种时间参加竞赛、科研实践、发表论文,而且这也是现在学校鼓励的。老师们则不停搞教改,也不知道都改出了什么。

这学期水文考试趣事

1 水文是大类课程,260余人分6个班级组合为3个大班教学,考试结果第1名的同学是文科生(劳动与社会保障)转来地理并降级的。我跟学生讲,学生说“啊是嘛 (可能因为题型比较固定所以我有重点复习叭” (sic.),然后说“可能是我复习的还挺认真的缘故? hh” (sic.) 。讲的是一点都没有信心。于是我检查了一下作业和试卷,都完成的很漂亮。因为每次作业(共12次)和试卷里的每道题都由一个老师统一批改全部学生,这个综合成绩是很真正反映水平的。只是这么多理科生让文科生拿了第一,这面子何在,哈哈。

2 4班一对学生A与B,A疑问“我想了一个晚上,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期末考的这么低……舍友(B)她说她计算题好几个不会,期末都考了86”,B也说老师她感觉成绩有点高了。于是我们仔细核查了作业和试卷,A的试卷考的很不理想,远低于B,因为作业分还拉上来不少。而B试卷考了高分,作业以及问问题都很有深度,取得高分也实属正常,而所谓的计算题不会,20分其实考了18.5。A还问她考试的时候为啥老师站在她边上看了好久。说实话老师真记不起来了。

当心!骗子出没

学校邮箱(QQ企业)经常把正常邮件给拒掉,把骗子邮件又放进来,也是绝了。刚才又收到一个邮件,以《中国科技信息》名义邀稿。下面是来信截图:

还有两个附件,一个是期刊封面图片,另一个是他人稿件排版效果pdf。

《中国科技信息》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期刊,人家关注的是发明、专利这些,像我做的基础研究,不是人关注的对象。所以我上cnki 找了一下附件封面图片所示的“2022年4期2月(下)”的正版封面(左)。

正版期刊的封面设计的挺不错,有特色。那假的(右图)就显得有点LOW了,模仿的不像,连“中国科技信息”这几个字的字体也不对。其他的……,我已经没有兴致再挖了。

同一门课程多班教学的成绩调整方法

一般讲小班教学(20-30人)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同一门课程分为几个小班,由不同老师授课,就会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各个小班成绩具有可比性。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尤其是在主观题评价方面,有老师严格有老师相对宽松。但学生们最终的综测成绩时并不区分这些差别,而是直接进行排名。拿到一个公平的成绩是学生们很关心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一个曲线调整(Curve)的方法。通过强制不同小班的中位数(Median)保持一致,对每位同学的分数进行非线性调整,从而使不同班级分数具有可比性。这也是很多标准化教学采用的方法(当然可能使用的公式不同)。

Continue reading

Peer review效率是个问题

我投稿,也给人审稿,每年审的期刊稿件还不少,2022年审了52次(包括返修),今年到现在已经审了21次,根据wos的记录(原publons),我过去几年为127个稿件提供了同行评议,现在邮箱里还有若干个邀请在waitlist里。英文期刊的peer review是免费的,大家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稿件投搞有人免费帮我们审,我们也得免费帮他人审的这种自觉来驱动这个工作。

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最关切的是速度。如果碰到几个月内顺利完成审稿流程,作者都有撞大运的庆幸感。但经常会遇到郁闷的,一般期刊送2-3人审稿,从major 到minor,大概2-3轮审稿。如果初次送审一些专家没有接收,大可多找几个专家。我收到过类似的请求(图1),当然我就同意并按时完成了审稿。

图1
Continue reading

关于聆听(外一)

上个周末学院研究生面试,我参与其中一组,听到好几位面试同学在结束的时候说:感谢老师们的聆听。正巧今天看到一则通知,两位院士过来做报告,要求大家到场聆听。

聆听大概是认真仔细地听的意思,用于描述自己认真听别人的报告挺合适的,但欢迎别人聆听总是不对劲。“感谢聆听”大概有感谢你们认真听取了我对你们的教导的意思。这则通知的“欢迎聆听”大概有我很厉害,你们快来听我对你们的教导教诲的含义。所以都不合适,要避免用。

Continue reading

Sandboxie 中输入法切换导致stuck问题

Updated: 我感觉我找到解决方案了。在Wnd 里允许访问Wnd Class,然后测试就没有IME切换问题了,不需要其他任何设置。如下图所示(sandboxie-plus, v1.8.4), Apr 15, 2023

I’m pleased to say that I’ve found a solution that works. By enabling access to all Wnd Class, the CJK IME stuck in sandboxie issue has been resolved. I’m curious, though: was I the first to discover this solution? I’ve attached a screenshot below to show the necessary settings in Sandboxie-Plus. No additional settings are required.

enabling access to all Wnd Class in Sandboxie-plus, v1.8.4
Continue reading

关于未来冻土变化的一个工作

Zhang G, Nan Z*, Hu N, Yin Z, Zhao L, Cheng G, Mu C. Qinghai-Tibet Plateau permafrost at risk in the late 21st century. Earth’s Future. 2022, 10(6): e2022E-e2652E. doi:10.1029/2022EF002652.

发表在Earth’s Future上的一个工作。未来冻土变化已经有不少工作,从方法层面这个工作有几个特点:

  1. 基于针对青藏高原冻土特点改进的物理模型。区别于一些工作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对于未来预报有显著优势。这些模型用历史数据进行了可靠性验证。
  2. 基于多个GCM气候预报结果,从而能够较好估计结果的误差范围。

我在一个类似工作的审稿里,看到其他专家说Zhang等人已经做了这工作,且方法更先进,实验更全面。言外之意是这个工作就不要再做了。哈哈。我作为主要贡献者看到别人这么说还是蛮得意的。

得到的结论从我角度讲感觉最有意义的是两点:1 三江源是最早开始退化,热稳定性很脆弱的一个区域;2 活动层厚度与升温表现出指数关系。至于其他结果,比如2100年前发生大规模多年冻土退化,并不新鲜。

这个工作里涉及的从GCM到站点的降尺度工作,当时稍深入了一下让殷子云(当时本科生)做,也发表了一个小论文 。

新骗术:冒充知名期刊邀请编委

最近收到一个邮件,如下图所示。如果有给MDPI期刊审稿的经验,一定会感觉似曾相识:

  • mdpi不是有一个遥感期刊Remote Sensing吗?
  • 发件人Faith Loo类似的名字是不是很有mdpi的style吗。mdpi期刊负责联系审稿人与作者的助理编辑小姐姐往往都以洋名+中国姓出现。
  • mdpi经常各种special issue,很多期刊有editorial editor,也有 section editor,这信也是邀请担任section editor。
  • 一看里面提到的教授们还有自己熟悉的。
很有mdpi style的邀请信
Continue reading